央廣網北京10月18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今天,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結束了對意大利的訪問,啟程回國。這是李克強此次歐洲行的第三站,也是最後一站。在訪問意大利期間,李克強與意大利總理倫齊,共同會見了中意企業家委員會委員及企業家代表。
  李克強積極評價中意企業家委員會成立四個月來取得的成績。他表示,此次兩國企業間簽署的合作協議金額超過100億美元,從結構上看更多是雙向投資和技術、金融等領域合作,這表明中意合作已超越簡單的商品買賣關係,體現了雙方合作的高質量和高水平。
  意大利總理倫齊此前表示,100億隻能算是“開胃菜”,而李克強也同樣用“開胃酒”來比喻中意合作的巨大潛力。
  李克強:這100億協議的簽署主要都是雙向投資、技術合作和金融合作類,這體現了合作的質量。倫齊總理說這隻是前菜,我不僅完全贊同,而且還想再深化一步,可能這隻是開胃酒,未來合作的規模、出現的主菜會讓我們大家都超出預料。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部主任崔洪健認為,李克強總理把兩個國家之間的合作,與人們日常生活的吃飯聯繫起來,巧妙地拉近了中意兩國之間的距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崔洪健:李克強總理在談到這次簽署這個價值一百億協議的時候,非常幽默的說到,既然倫齊總理說這是前菜,而且他還可能只是開胃酒,我想這種表述實際上非常形象貼切的表達了中意的合作還僅僅是開始,我們知道無論是前菜還是開胃酒都是歐洲的一種慣例。就是說在主菜上來之前為了讓大家有更好的胃口,可以在一個比較輕鬆的氛圍裡面逐漸進入佳境,所以我想這個比喻不僅一下子拉近了中意之間的距離,而且讓人印象非常深刻,因為我們每天都要吃飯,把兩國合作的這麼一個大事情和咱們的日常生活聯繫在一起,我想他不僅會讓意大利方面的人印象深刻,也會讓咱們中國老百姓印象深刻。
  與倫齊總理會談後共同會見記者時,李克強表示,中意雙方應當深化文化教育旅游領域的合作,希望看到更多游客到米蘭世博會參觀。
  李克強:中意都有飲食文化傳統國家,中國有餃子、春捲,意大利有麵條、披薩餅,都聞名世界。我們雙方在這個領域也可以開展第三方合作,讓更多的人來享受精神和物質的食糧。
  崔洪健主任分析說,李克強總理用中國的餃子和意大利的披薩舉例,是為了說明,兩國都是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國家。如果兩國合作,必將是“各美其美,天下大美”的局面。
  崔洪健:李克強總理在和倫齊總理共同會見記者的時候,在談到中意雙方應該深化文化教育等領域合作的時候非常形象的進行了一個類比。他說到我們中國有餃子和春捲這樣聞名遐爾的美食,而意大利我們中國人也很熟悉,有麵條和披薩餅這樣的美食,實際上是表明瞭中意雙方實際上都是文化大國,而且是飲食文化大國,所以雙方在這個領域的合作,在文化旅游等等的合作實際上是有著非常深厚的基礎,而且有非常大的潛力。最後我們註意到李克強總理特意提到說,如果我們雙方可以在飲食、在旅游、在文化領域能夠有更好的合作的話,那我們可以讓更多的人,讓世界上其他人來分享我們的美食、來分享我們的文化。所以我想這也表達了咱們中國在進行對外合作的時候這種開闊的胸襟,因為餃子等美食不僅是我們能享有,而且我們希望所有愛好美食的人都能來享受,實際上這寓意著說我們最終的一種發展目標是各美其美,然後天下大美。  
  世界糧食日前夕,李克強來到位於羅馬的聯合國糧農組織總部訪問。這也是中國總理首次訪問糧農組織總部併發表演講。李克強援引了中國先哲的名言“民以食為天”,並回憶起了自己“吃不飽飯”的歲月。
  李克強:我年輕的時候就在中國農村生活多年,親身經歷過吃不飽飯、挨餓的艱難歲月。吃一頓飽飯可能很快就會忘記,但饑餓留下的印象永生難忘,何況我們曾經和我本人多年在饑餓的狀態下生活。中國在30多年前開啟了改革開放,就是從中國的農村開始。這裡一個基本的經驗就是發展家庭農業。
  崔洪健認為,總理援引中國先哲的名言“民以食為天”,很好的契合了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宗旨,並且通過自己在農村挨餓的經歷,道出了當年中國開始發展家庭農業的背景。
  崔洪健:李克強總理在訪問聯合國糧農組織發表演講的時候,特意談到了他年輕的時候挨餓的經歷,而且提到了咱們中國先哲的一句名言,叫民以食為天,我覺得在這個時候引用這句話,而且講述他年輕時候的經歷,尤其和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宗旨是非常相吻合的。因為聯合國糧農組織的一個宗旨就是要提高糧食的生產和效率,同時要消除饑餓和貧困。所以正是把曾經饑餓的經歷先講出來,然後談到了民以食為天,然後就很自然的引到了我們中國是怎麼樣在解決糧食生產問題,怎麼在消除饑餓和貧困上面向世界貢獻出我們中國自己的經驗,所以我想這一段話無論是李克強總理年輕時候饑餓的經歷,然後民以食為天,到最後向大家介紹咱們中國在發展家庭農業方面的成功經驗,我覺得整個就轉承啟和非常的自然,然後邏輯也非常嚴密。
  李克強表示,“我們這一代中國人經歷過饑餓的痛苦,我們與仍處在饑餓狀態的人們感同身受。”希望看到饑餓和貧困在全球被消滅,中國願意與各國分享農業技術、經驗和農業發展模式。
  李克強:人人有飯吃,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存權利,是一切人權的基礎。全球農業發展取得長足進步,但是饑餓和貧困依然是一種“無聲的危機”,是深深困擾全人類的“阿喀琉斯之踵”。世界各國和國際社會應當攜手合作,更多的關註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最不發達國家的需求。
  崔洪健主任解釋說,李克強總理提到了西方國家耳熟能詳的阿喀琉斯之踵,就是為了更貼切地闡述全球農業發展的重要性。
  崔洪健:實際上談到饑餓和貧困其實我們就會想到生存和發展,我覺得在談到糧食生產的重要性,在談到消除饑餓和貧困的重要性的時候,李克強總理巧妙引用了“阿喀琉斯之踵”,這個在西方是耳熟能詳的這麼一個諺語來表達消除饑餓和貧困、維護人類基本生存和發展權利的重要性。我們知道實際上這段話已經超越了簡單的所謂糧食生產和安全的問題,實際上已經到了一個我們中方一再強調的,就是我們的基本的人權觀,就是人既然是民以食為天,既然這個糧食生產和糧食安全的問題這麼重要,就像“阿喀琉斯之踵”一樣,那所有人類的發展也好,人類的政治經濟文化所有的成果實際上都建立在人類要有基本的生存和發展權利,所以我覺得這也是非常巧妙的回應了西方所謂的一些似是而非的人權點。  (原標題:李克強總理出訪意大利 妙語闡述兩國合作潛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f82vfuxm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